中國軸承工業歷經6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,但與世界相比也存在很多問題,如生產過于分散、專業化水平及產業集中度不高等。
據統計,我國前十大軸承生產企業軸承產量僅占我國軸承總產量的34.5%,而德國三大軸承公司軸承產量占本國軸承產量的96%,日本五大公司軸承產量占本國軸承產量的99.2%。
生產集中度低導致我國軸承產業規模效益不強、產業結構不合理、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突出,為此中國軸承工業“十二五規劃”提出在2015年建成瓦房店、洛陽、蘇南、浙東和聊城五大軸承產業基地。
一、瓦房店軸承產業基地
瓦房店軸承產業基地是中國最大的軸承產業基地,基地產品特色主要為大型和特大型軸承,其典型代表企業為瓦軸(ZWZ),始建于1938年,是中國軸承工業的發源地,在世界軸承行業排名第八位,新中國第一套工業軸承就是在這里誕生的,因此瓦房店也獲封中國“軸承之都”稱號。
瓦軸集團的主導產品是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、軌道交通軸承、汽車車輛軸承、風電新能源軸承、精密機床及精密滾珠絲杠、精密大型鍛件等,且瓦軸18000多種軸承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占世界全部常規軸承品種的26%,產品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二、洛陽軸承產業基地
洛陽軸承產業基地是以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為前身建立和發展起來的,始建于1954年,是國家“一五”時期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的洛陽軸承廠的延續和繼承,是中國軸承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軸承制造企業之一。其產品主要以中型、大型、特大型軸承為主,是目前我國加工直徑最大、精密程度最高軸承的誕生地,也是國內軸承產品尺寸最廣、用途覆蓋面最寬、品種最齊全的生產基地,保持了多項中國軸承行業記錄。特別是LYC成功地為“神舟”系列和“嫦娥”飛船提供配套軸承,彰顯了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。
基地內典型代表企業有洛陽LYC、洛陽軸研科技、洛陽洛凌軸承和中機十院等。
三、江蘇軸承產業基地
江蘇軸承產業基地以”長三角”地區的蘇州、無錫、常州等城市為中心,軸承生產開始于建國初期。基地依托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,地緣優勢明顯,軸承工業發展十分迅猛。產品以小型、中型軸承為主,特色產品有汽車軸承、紡織機械軸承、家電軸承及各種用途的滾針軸承、關節軸承。
江蘇軸承產業基地內具有一定規模的軸承生產企業130多家,代表企業有江蘇南方軸承、江蘇力星、常州光洋、無錫第二軸承和常熟長城等。
四、浙江軸承產業基地
浙江軸承產業基地以浙江東部杭州、寧波、紹興為核心,北部與江蘇軸承產業基地相鄰。基地內軸承生產開始于建國初期,產品以中小型軸承、微型軸承及軸承零配件為主。目前基地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規模的軸承企業已有200余家,代表企業有天馬軸承、萬向軸承、五洲新春、人本軸承、環馳集團等,在全國軸承產業布局中和產品結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五、聊城軸承產業基地
聊城軸承產業基地以山東聊城為中心,是我國最大的軸承保持架生產基地和最大的軸承貿易基地。主要產品為軸承保持架、鋼球和通用軸承,現已形成了以臨清市煙店軸承市場為中心的軸承銷售、生產、組裝中心;以東昌府區鄭家鎮為中心的軸承保持器生產基地;以冠縣清水鎮、北陶為中心的軸承套圈生產基地,以及以東阿為中心的鋼球生產基地。
聊城軸承產業基地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80余家,代表企業有東阿鋼球、山東博特軸承、聊城金帝軸承、山東宇捷軸承等。
綜上所述,中國軸承行業已經形成瓦房店、洛陽、聊城、江蘇、浙江五大產業基地,軸承產量和銷售已經躍居世界第三位,產業集中度也得到了明顯提升,基本實現“十二五”規劃目標,但是受制于國內生產工業水平限制,部分高端軸承供給依然依賴進口,因此,五大產業基地仍需努力,結合自身產業優勢,加速產業轉型,盡早完成在高端領域的行業布局,真正樹立中國自己的品牌影響力,讓中國軸承品牌享譽世界。
備案號:冀ICP備2021021801號 冀公網安備13042902000907號
經營性ICP:冀B2-20240130 網站地圖
技術支持:《軸承通訊錄》 服務熱線:13483035033
招商合作:15265856384